十六那年,炙熱的豔陽高照,我背著裝滿期待的背包,一腳踏入了台北醫學大學的校園,四周高大的樹木與校舍間流轉著生命力,這裡即將展開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醫學探索之旅——「2024 臺北醫學大學青少年暑假醫學營」。
走進報到處,身邊齊聚著來自全台各地的高中生,眼裡閃爍著熱情,有如追逐辰星的旅人們,忘卻課業方面的壓力,拋開台灣地形的隔閡,一同來學習醫學知識。這次的夏令營,對我而是難得的一次能夠深入醫學知識,然而,身邊的夥伴們熱烈交談,我並沒有投入其中 (如圖一) 。或許是因為陌生的環境讓我感到些許拘謹,更多的是,我更希望將時間用於觀察與學習,專注於自己眼前的體驗。
青蛙解剖與乙醯膽鹼實驗:生命的律動
在對 EMT 有了基本的認識後,我們很快便進入實驗室觀察牛蛙。那是我第一次踏入一個擁有先進設備且寬敞的實驗室,不免感到一絲緊張。遺憾的是,解剖青蛙的工作並非由我們親自完成,而是由學長操作。然而,事後仔細思索,要在同一時間管控這麼多人的確是件不易之事,這份遺憾也因此化為理解與釋然。
儘管無法親手操作,學長的講解卻細緻入微,讓我們對青蛙的心臟結構與功能有了清晰的認識。我站在一旁,屏息凝神,目不轉睛地觀察每一個細節,當乙醯膽鹼被注入心臟,觀察到心率的變化:那顆跳動的心臟,如同凋零的玫瑰,一點一滴地減慢,直至停止。雖然這次並非使用 EMT 觀察螢幕上跳動的心電圖曲線,而是直接目睹心臟的律動,我依然感到無比震撼——牛蛙的心跳顯然緩慢下來了!
這是我第一次如此直觀地見證化學物質對生命體的影響,也是真切感受到課本裡的知識並非抽象概念,而是鮮活而具體的現實。當同學們熱烈討論著觀察到的現象時,我選擇安靜地記錄自己的感受,這堂課讓我明白,學習並不僅僅源於對話,更可以在細微的觀察中找到靈感與啟發。
跑台考:知識的接力賽
當我徜徉在走廊上,忽然感覺到一股莫名的嚴肅氣氛瀰漫開來。一眼瞥見牆上掛滿了大體老師的介紹與感謝,這些資料向我訴說著來源的故事!很可惜,由於禁止拍照,無法將這一刻永遠記錄下來,只能將它深深烙印在記憶裡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是進入大體解剖實驗室的那一刻,裡面擺放著類似電視劇中法醫解剖時所見的銀色鐵台,每個台子上都設有不同的醫學任務——小腸、骨骼、性器官、腎臟、肺等,每一站彷彿都是生物課的一個大單元,不過,由於時間非常緊迫,導致學長姐講話速度超快,很多細節都來不及做筆記,然而,從中我也觀察到我們的組員會互相借抄筆記,這也許就是在醫學這科系,團隊合作是很重要的吧!
隨後,我們進行了跑台考,回想起在實驗室外瘋狂備考的日子,那股汗水和緊張交織在一起,當時的疲憊雖然隨時間流逝,但依然清晰可見。儘管許多細節已經淡忘,但反而那些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,卻深深印在腦海裡,當一個個星團被叫進實驗室,我的心跳不禁加速,那種緊張的氣氛彷彿使空氣都凝固了。學長姐的表情也突然變得格外嚴肅,這一變化讓我有些無所適從,彷彿一切都變得格外沉重,那場考試的挑戰是巨大的,雖然我竭力記住那些知識,但最終的結果並不如我所願,成績或許還是差強人意。然而,在這其中,我仍然感受到一種隱隱的支持感,那是一種來自共同目標的默契,讓我深刻體會到,醫學不僅僅是個人的努力,它更依賴於集體的智慧與合作。
醫院參訪:醫學科技與人文關懷的結合
質子治療機、藥房參觀、遠距離醫療設備參觀,這三個領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讓我對現代醫療有了比以往更深入的見解。首先參觀的是遠距離醫療,當時介紹到現代醫療服務已經開始超越傳統診所與醫院的範疇。遠距離醫療運用資訊技術,讓患者能夠在家中或偏遠地區與醫師進行即時諮詢與診斷,這對提高醫療可及性無疑是革命性的。然而,這是否能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呢?我認為,這還是難以完全解決,因為數位落差仍存在。如果連基本的電子產品都無法獲得或不懂得使用,那麼談論線上醫療診斷似乎還顯得遙不可及。
科技對醫療的影響不止於此,接下來的質子治療機更是讓我感到震驚。聽醫師介紹,這種如同科幻電影中的質子治療機,能夠精確地消滅癌細胞,並且大大減少對周圍健康細胞的損害,講師還提到,這項技術在治療那些難以觸及的部位或敏感區域特別有效,為患者提供了比傳統治療設備更為精確的選擇。
最後,我參觀了藥房,這次的經歷令我印象深刻。在導覽過程中,不僅學習了藥品的儲存方式與管理流程,還深入了解了藥師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所扮演的角色。藥房的設計井然有序,各種藥物依據類型和使用需求被精確分類,最吸引我的是,藥物陳列架上的藥品無論大小,都被整齊地排列著,從瓶瓶罐罐到每顆小小的藥丸,都能清晰看到其細緻的標籤與劑量說明,彷彿每一個小小的藥瓶背後,都隱藏著對患者健康的關懷。而且在燈光的照映下,密密麻麻的藥品陳列,讓我有種安心的感覺。
夢想的啟航
短短三天的醫學營結束,我心卻滿載著感動與啟發。那晚,我們在舞台上圍成一圈,分享著自己的感受與收穫。有人談到對醫學的熱愛更加堅定,有人感嘆這次的經驗讓他成長了許多,而我則回憶起這些天裡的每一個片段——青蛙心跳的律動、寄生蟲微觀世界的奇妙、質子治療機的精密……這些場景彷彿是生命旅途中的一盞盞明燈,指引著我的方向。也是特過這份經驗,更加深固了我想要考進北醫的決心。
醫學營種下的種子,或許現在還未萌芽,但我相信,未來的某一天,它必將成為支撐我追尋夢想的力量。
啟示:醫學是技術,亦是信念
這次醫學營帶給我的不僅是知識的累積,更是一種信念——醫學不僅是一門技術,它還蘊含著對生命的敬重與對患者的關懷,當我們用雙手觸碰生命的溫度,用雙眼探索未知的世界,我們不僅在學習醫學,也在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人。
那是一整瓶的回憶,瓶身上刻著『青春十六那年』,重量不輕,彷彿
只需輕輕一搖,便能聽見那時光裡的笑語、淚水與無畏。